10月13日,海尔集团宣布,与阿里巴巴正式达成全面AI合作。 合作中明确把AI+云、电商、全球化列为合作重点,提出要在场景、平台、AI模型与算力上开展全栈协同,共建行业垂直领域AI模型,并推进产业智能化落地。
这标志着传统品牌与电商平台,正在以AI为核心重新握手。
海尔制造+阿里AI=产业智能化转型
在电商领域,海尔和阿里,双方将深化国内与海外消费领域合作。依托海尔的传统产业优势,与阿里的全球电商体系,构建跨行业、跨地域的数字化生态系统。
通过这种合作,海尔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流通、渠道与数字运营能力将得到提升。
海尔并非第一次试水AI,它在智能家电与工业互联网场景,已有垂域AI模型与算法库的积累。 这次合作的逻辑,是把这些产业级的数据和AI模型能力,与阿里在AI大模型、算力、平台化能力、以及成熟的国内外电商网络对接起来,从而实现“场景数据 → AI能力 → 平台触达 → 产业优化”的闭环。 换句话说,海尔提供做产品、做制造、做服务的真实业务场景,而阿里提供把这些能力放大到千万级用户和全球市场的AI技术与渠道能力。
我们团队认为,在电商维度,这种协同会呈现以下几种的形态:
- AI驱动的个性化推荐和投放,会在平台端把“合适的产品”更快送到“合适的用户”
- 智能导购与AI售后能显著减少人工成本并提高转化与复购
- 最关键的是,电商行为数据(搜索、浏览、评价、退货)可以被AI实时反馈到生产与设计端,促成“按需设计、按需备货、按时交付”的产业响应能力,从而把“卖货”变成“造货”的前端
同时,这也不是单向赋能,阿里可以把基于海尔真实制造与售后场景训练出的垂直领域AI模型,推广到整个具备相似刚性需求的消费品行业,形成行业级AI模型与范式。
给电商行业的启示:“品牌×平台×AI” 三角新生态
以往电商拼的是谁有更多流量、渠道更广、广告投得更准;但阿里与海尔的合作本质,是在“流量之后”,拼AI算力、拼数据闭环、拼智能化运营体系。
未来的电商竞争,不再是“人海+投放”,而是“AI+数据+场景”。
能否让AI理解用户、理解商品、理解供应链,将成为核心壁垒。谁拥有更强的AI能力,谁就能更懂用户、更懂生意。
同时,这次合作的一个潜台词是:海尔并不是把电商业务“外包”给阿里,而是要在阿里生态中共建AI系统、共享模型与数据能力。 这意味着传统品牌正在从“靠平台卖货”,转向“与平台共建AI数据中台”,让AI能力为品牌所用,而非被平台算法决定命运。
**我们知行奇点团队,建议广大电商品牌,要建立自己的AI数据中台,**积累客户行为数据,尽可能把用户洞察、复购规律掌握在自己手里,才能在未来拥有定价权和话语权。
未来的“电商私域”,不是微信社群,而是品牌自己的“AI数据中台”。
此外,海尔与阿里的合作不是只在营销端,而是从前端推荐、到中台客服、再到后端生产全面打通。 这实际上意味着:电商的边界在模糊,零售与制造开始通过AI“无缝衔接”。 例如:
- 电商AI:实时监测销量、评价、退货数据,反馈给工厂做新品研发与生产调整
- 营销AI:能预测趋势,指导供应链提前备货
- 售后AI:归纳用户问题,反向推动产品优化
电商运营不再只是卖货,而是“用数据驱动产品力”。
那些能让AI帮你完成“从销售到制造”闭环的企业,将拥有更高利润率、更低库存。
不仅如此,双方的合作中,特别提到了阿里的海外电商体系(Lazada、速卖通、Trendyol等),这意味着海尔未来的出海模式,将不只是“产品出海”,而是“AI能力出海”。
AI能帮助品牌在不同国家自动适配语言、文化、定价、投放节奏、用户画像,让出海更智能、更本地化。
**这对跨境商家的启示是,出海竞争不再是“铺货”,而是“AI化运营”。**要学会用AI了解不同国家的用户偏好、内容风格、购买决策路径。
谁能做到“AI驱动的本地化”,谁能真正意义上全球化。
最重要的是,这次合作标志着一种新的行业关系:不再是品牌依附电商平台,AI让双方成为共生体。 电商平台负责技术底座(模型、算力、算法),品牌负责产业数据(用户、产品、制造场景),而AI负责把两者联通、生成价值。
这对电商行业的最大启示是:电商行业正进入“共建AI生态”的阶段。
谁先搭建起自己行业的AI协同生态,谁就有未来主导权。
电商商家:免费领取AI能力诊断
当头部品牌在用AI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,中小企业很容易被“技术壁垒高”吓到。 事实上,大多数企业的问题不是缺乏AI技术,而是缺乏把业务场景与数据资产,映射到AI技术的应用能力。
一个清晰的AI赋能诊断,不是给你一堆AI概念,而是回答三件实事:
- 你的关键场景是哪几个?
- 哪些数据是可用且合规的?
- 用AI能在多短时间内把哪些业务指标放大多少?
我们知行奇点团队专注于AI赋能电商,限时免费给电商商家提供AI能力诊断。
即刻扫码添加企业微信,【预约演示】,开启您的电商AI新时代!
也可以留下您的需求,资深专家将与您一对一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