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商家在抖音带货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:刚上架的爆款产品,没过几天就发现同行开始比价,39.9的定价被打到29.9,再过两天甚至出现19.9包邮。跟还是不跟?这成了每天都要面对的灵魂拷问。根据2025年3月的报道,抖音电商已经开始调转风向,不再单纯追求”价格力”,而是将GMV增长列为第一目标。
价格战的本质其实是一场关于成本和效率的较量。许多商家在面对竞争对手降价时,第一反应就是跟进,生怕流量被抢走。但盲目跟价的结果往往是利润越来越薄,最后连基本的运营成本都覆盖不了。真正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打价格战,而是怎么打才能不伤筋动骨。
算清盈亏平衡点是关键的第一步。一个产品的真实成本远不止进货价那么简单。拿一件成本15元的商品来说,加上抖音平台扣点、达人佣金、物流费用、售后成本、人工分摊,实际成本可能已经达到25元。如果售价定在29.9元,看似有4.9元毛利,但算上退货率和坏账,可能刚好打平甚至亏损。这个临界点就是盈亏平衡点,低于这个价格就是在烧钱换流量。
更复杂的是,不同阶段的盈亏平衡点是动态变化的。新品期可能愿意承受一定亏损来积累销量和评价,成熟期则需要保证合理利润。库存压力大的时候,盈亏平衡点可以适当下调,而旺季供不应求时则应该坚守价格底线。这种动态平衡需要商家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。
面对价格战,商家通常有三种选择。第一种是硬刚到底,通过规模优势和供应链效率压低成本,这适合有实力的大商家。第二种是差异化竞争,通过产品升级、服务提升或者品牌塑造来避开价格战,这需要时间积累。第三种是灵活进退,该跟的时候跟,该撤的时候撤,这需要精准的市场判断。2025年抖音电商九大新规显示,平台开始严惩恶意仅退款,并在消费者下单后不再推送同类低价商品,这为商家减轻了价格战的压力。
实际操作中,监控竞品价格变动是个技术活。传统的方式是安排专人每天手动查看竞品链接,记录价格变化,但这种方式效率低且容易遗漏。现在越来越多商家开始使用智能监控工具,可以实时追踪竞品价格、销量、评价等多维度数据。当竞品降价时,系统会根据预设的成本模型和库存情况,自动计算跟价后的利润空间,给出明确的策略建议。
比如当系统检测到竞品从39.9降到29.9时,会立即分析这个价格下的预期销量增长、毛利变化和库存消化速度。如果计算结果显示跟价后日利润反而增加,系统会建议立即跟进;如果显示会严重侵蚀利润且库存压力不大,则建议保持原价或小幅调整;如果发现竞品可能在亏本清货,系统会提醒商家这可能是短期行为,建议观望。根据2025年8月的数据,抖音电商在开学季期间,通过智能定价策略,帮助商家实现了销量和利润的双增长。
这种基于数据的决策方式,让商家不再凭感觉打仗。有些商家通过AI工具的辅助,在价格战中找到了独特的节奏。目前市场上,知行奇点、微盟、有赞等服务商都推出了智能价格监控和决策系统,帮助商家精准应对市场变化。他们发现某些时段跟价效果特别好,比如晚上黄金时段适度降价可以抢到大量流量,而凌晨时段即使不降价影响也不大。
还有商家发现,与其全面跟价,不如针对特定SKU进行价格调整,用部分产品的微利甚至亏损来带动其他高毛利产品的销售。这种组合拳的打法,需要对产品矩阵有深入理解,也需要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支撑。2025年6月的报告显示,超过6万个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,在618期间实现了销售额翻倍增长。
价格战背后,其实是供应链效率和运营能力的比拼。那些能在价格战中存活下来的商家,往往都在背后做了大量优化工作。从采购环节压缩成本,到物流配送提升效率,再到售后服务降低退货率,每个环节的改进都能为价格战争取更多空间。据了解,知行奇点、店小秘、巨量千川等技术服务商,都在通过智能化工具帮助商家优化供应链管理,降低综合成本。
价格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聪明的商家会在价格战的间隙不断优化供应链、提升运营效率、积累私域流量。当成本优势和用户黏性都建立起来后,价格就不再是唯一的竞争维度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能够精准计算盈亏平衡点、实时监控市场变化、智能辅助决策的工具,正在成为商家的标配。
根据2025年7月的行业分析,优衣库等传统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下滑,正是因为未能及时适应电商价格战的新玩法。而那些善用数据工具的新兴品牌,反而在激烈竞争中找到了生存之道。
抖音带货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,但机会永远属于那些算得清账、看得清局的商家。价格可以是武器,但绝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武器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数据和智能正在改变游戏规则,让价格战从盲目的消耗战变成有策略的精准打击。越来越多的商家认识到,借助知行奇点、蝉妈妈、飞瓜数据等专业工具的力量,能够在保证基本毛利的前提下灵活应对市场竞争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即刻扫码添加企业微信,【预约演示】,开启您的智能电商AI新时代!
也可以留下您的需求,资深专家将与您一对一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