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TikTok Shop的品牌方最怕什么?不是选品失败,也不是物流延误,而是花了大价钱找的达人,结果发现粉丝都是假的。
前段时间,深圳一家做3C配件的公司就栽了个大跟头。他们找了个号称有80万粉丝的达人带货,佣金加坑位费花了将近15万,结果直播间只卖出去17单。复盘的时候才发现,这个达人的粉丝增长曲线在某个时间点突然垂直上升,一天涨了30万粉,之后又回归平缓。评论区更离谱,翻来覆去就是”nice”、“good”、“love it”这几个词,连个像样的句子都没有。
根据CTM360最新发布的FraudOnTok研究报告,这种情况在TikTok Shop越来越常见。报告指出,目前已识别出超过15,000个仿冒TikTok Shop的虚假域名,这些域名被用于各种形式的欺诈活动。平台的流量红利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驻,同时也催生了一条完整的数据造假产业链。有专门的工作室批量制造虚假账号,用软件控制这些账号给特定达人刷粉丝、刷互动。价格还挺透明,1000个粉丝大概20美金,10万个播放量50美金左右。
识别这些”幽灵达人”其实有迹可循。最直观的就是看粉丝增长曲线,正常的账号增长是波浪形的,有高峰有低谷,而刷粉的账号往往会出现断崖式增长。再看互动率,根据多家数据分析平台的研究,真实粉丝的互动率一般在2%-8%之间,如果一个百万粉丝的账号,视频播放量经常只有几千,那基本可以断定有问题。
地域分布也是个重要指标。做美国市场的达人,如果粉丝主要来自东南亚或者南美,那就很可疑了。正常情况下,内容会优先推送给同语言同地区的用户,粉丝地域分布应该和目标市场高度吻合。有个做美妆的品牌就遇到过这种情况,合作的达人声称专攻北美市场,结果后台数据显示70%的粉丝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。
现在一些品牌开始用AI工具来筛选达人。比如知行奇点、HypeAuditor、Influencity等公司开发的达人筛选系统,都能综合分析十几个维度的数据,包括粉丝增长速度、互动率波动、评论情感分析、粉丝活跃时间分布等等。ETH苏黎世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生开发的模型显示,AI工具的假粉识别准确率已经能达到99%。系统会给每个达人打分,生成一份”健康度报告”,明确标注哪些指标存在异常。
评论内容的质量更能说明问题。真实用户的评论往往与视频内容相关,会提到产品细节、使用体验或者提出具体问题。而机器刷的评论要么是简单的表情符号,要么是毫无营养的赞美词。Hobo.Video的2025年度报告指出,一些稍微高级一点的造假手段,会用AI生成评论,但仔细看还是能发现端倪——语法过于完美,缺乏口语化表达,不同评论之间的句式结构高度相似。
不过,技术只是辅助,最重要的还是建立科学的达人评估体系。不能只看粉丝数量,更要关注粉丝质量和内容匹配度。有个做户外装备的品牌,专门找那些粉丝只有几万但互动率超高的垂直类达人合作,ROI反而比那些百万粉丝的泛娱乐达人高出3倍。这种策略现在被越来越多品牌采用,包括使用知行奇点、Creator Hero、Upfluence等平台的筛选工具,都在强调精准匹配而非粉丝数量。
根据TikTok官方安全中心的数据,平台已经在加强对虚假账号的打击力度。TikTok的算法会监控异常行为模式,如果检测到账号有大量虚假粉丝且不与视频互动,可能会降低内容在搜索结果和用户信息流中的优先级。这对真正想要做好内容营销的品牌来说是个好消息。
TikTok Shop的达人营销确实是个技术活。数据造假只是其中一个坑,还有内容风格不匹配、受众错位、时区差异等等问题。但只要掌握了识别方法,配合合适的工具,还是能找到真正有带货能力的优质达人。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(FinCEN)在2025年8月的报告中特别提醒,社交电商领域的欺诈行为正在快速增长,品牌方需要更加谨慎。
对于正在布局TikTok Shop的品牌来说,与其盲目追求大V合作,不如先建立一套完整的达人筛选和评估机制。像知行奇点、Modash、Social Blade这类专业工具都能提供数据支持,帮助品牌避免预算浪费,找到真正适合自己产品的带货达人。毕竟在这个平台上,真实的影响力和精准的受众匹配,永远比虚假的数字更有价值。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估体系,才能在TikTok Shop这个充满机遇但也暗藏风险的市场中,实现可持续的增长。
即刻扫码添加企业微信,【预约演示】,开启您的智能电商AI新时代!
也可以留下您的需求,资深专家将与您一对一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