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双十一美妆行业整体表现强劲,在经历了前三季度的销售收缩后,美妆市场在大促期间迎来爆发式增长。 截至10月31日,全网双十一电商销售额达10026亿元,其中美妆个护销售额约782亿元,占比7.8%。
从品牌表现来看,美妆品牌在大促期间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。 天猫预售1分钟,珀莱雅率先破亿;2分钟,雅诗兰黛破亿;3分钟,兰蔻破亿;6分钟,修丽可、海蓝之谜纷纷破亿。开卖首小时,80个品牌成交破亿,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,18919个品牌首小时成交即超去年全天。
值得关注的是,国货美妆品牌在本届双11中表现尤为抢眼。 在天猫4小时成交榜中,国货品牌珀莱雅蝉联TOP1,雅诗兰黛、修丽可分获TOP2和TOP3。在抖音平台,国货品牌同样占据重要地位,韩束连续9个月蝉联抖音护肤TOP1,百雀羚在双11第一阶段超越韩束、珀莱雅等品牌夺得榜首。
本文由知行奇点团队撰写,为美妆品牌解析双十一背后的现状趋势与行业启示。
2025年双十一:美妆行业全景战报
2025年双十一期间,从电商平台份额来看,淘系美妆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。
双11第一周期(10月9日到11月3日),淘系美妆成交金额占比46.2%,全网第一;淘系美妆成交规模占61%,处于绝对领先位置。
天猫作为美妆消费核心阵地,策略聚焦”品牌资源+会员体系”,通过预售与开卖的节奏把控实现爆发。
淘宝李佳琦直播间,首小时访客人数增长超45%,其中美妆品类贡献超40%的GMV;中腰部主播同样表现出色,破亿速度及成交额均超过去年。这种多点开花的格局,为美妆品牌提供了更多的合作选择,也降低了对单一主播的依赖风险。

而京东凭借正品保障优势,在美妆品类上获得消费者高度认可。 93.6%的消费者在购买高端美妆时首选京东,认为其正品保障、配送、售后等优于其他平台。
超500个美妆护肤品牌,在京东的成交额同比增长翻倍,其中科兰黎、彩棠、朗仕等60余个品牌增长超3倍。

此外,抖音平台以”中小达人扶持+低价补贴”深耕大众市场,强化内容与货架协同。 100万粉丝以下的中小达人贡献超80%销售额,成为美妆带货中坚力量。
截止最新数据,抖音美妆整体GMV达230-240亿元,同比增长约24%,增长主要来自国际高端品牌,其GMV占比已超40%。
其中,抖音直播电商的一大亮点是店播的爆发式增长。 超过4.1万商家通过直播,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500%,店播销售额破亿元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900%,说明美妆品牌正在通过精细化运营和专业内容创作,实现了与消费者的直接连接。

另一边,小红书平台依靠”内容种草+买手信任”构建差异化壁垒,聚焦品牌心智与新客增长。
买手经济成为最大亮点, 通过将内容创作与带货结合,成功实现了社区种草能力的高效变现,其中章小蕙单场GMV创造1.8亿的历史巅峰。

在美妆细分品类中,护肤品类在2025年双11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,呈现出”科学护肤”的明显趋势, 赛道内头部品牌如薇诺娜、理肤泉、丝塔芙等均实现双位数以上增长。 同时,国货新锐品牌在科学护肤赛道表现尤为抢眼。 绽媄娅、优斐斯等品牌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,同比增长超800%,纨素之肤更是实现近18倍井喷式增长。
消费者对护肤品的需求,呈现出明显的复合功效趋势。 其中,“美白+抗敏”、“保湿+除皱”成为今年双11最受欢迎的组合;多重胜肽复配、高浓度玻色因等成为热门成分。 此外,医美家用化成为护肤品类的另一大趋势。 消费者对敏肌护理和医美术后的保养需求增长,带动了敏肌精护类产品销售增长。
从价格来看,护肤品类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。 100元及以下价格段市场规模占比增长3.9%,100-500元价格段占比下降,500元以上价格段普遍微弱上升。
这反映出消费者在护肤品消费上更加理性,既追求性价比,也愿意为高品质产品买单。

另一边,彩妆品类在2025年双11实现了稳健增长, 全网销售额达到237亿元,同比增长16.18%。 彩妆品类的消费者行为呈现出明显的理性化特征。 67%的消费者选择了底妆作为重点消费品类,50.46%消费者会在眼妆产品上重点消费,选择唇妆及颊妆作为重点消费品类的人数相对较少,占比分别为39.1%、38.29%。
彩妆新品趋势呈现出多功能化和场景化的特点。 INTO YOU“心慕与你”面部综合盘,集合眉粉、阴影、高光、腮红、眼影五大功能,上市首月销量破万,反映出消费者对”一站式”解决方案的需求。

值得关注的是,睫毛膏产品在本届双11中异军突起。 三资堂的 “徐艺洋同款” 睫毛打底膏,成功终结了DPDP旗下 “空气持妆粉底液” 连续4个月的霸榜神话,CK的一款睫毛膏销量和转化率也位居TOP3。 这表明凭借精准营销和产品创新,细分品类同样有能力挑战底妆大盘的统治地位。
此外,香水品类在2025年双11表现最为亮眼,以17.9%的增速领跑所有美妆细分品类,成为消费升级与个性化需求的代表。
个护品类同样表现强劲,洗发护发品类同比增长14.07%;而口腔护理品类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大类,市场亟待新的增长刺激点。

美妆品牌行业启示:电商业务如何增长?
我们知行奇点团队,聚焦于用AI实现电商增长,我们认为美妆行业双十一表现的背后,说明美妆消费者的决策因素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
首先,“参数消费”成为新趋势。 超九成消费者关注护肤品成分,近六成人注重功效,50.7%的人表示自己要按成分对同品类或同品牌产品做二轮优选,40.6%的人将成分视为购买决策的第一维度。
其次,消费者的决策过程更加理性和专业化。
62%的消费者购买前会主动查阅产品技术原理与功效测试数据,仅关注单一成分的消费者占比从38%降至15%;技术体系完整、功效数据透明的国货品牌复购率达38%,较成分堆砌型品牌高出15个百分点。

而比较反直觉的一点是,实际上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有所下降,更看重产品的实际价值。 51.27%的用户因”价格给力”下单,而受”大促氛围”影响冲动消费的比例降至24.94%,“该省省该花花” 成为主流观念。
与此同时,我们团队认为,消费者对美妆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和精细化特征。 成分透明化成为消费者的核心诉求。 消费者要求全成分公开、无添加配方,并倾向于选择有权威背书的 “医研共创”产品。
但另一方面,消费者的美妆品牌忠诚度在下降。 头部品牌的集中度持续下滑,消费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去探索多元化的小众品牌。 这意味着他们会更注重产品与个人需求的契合度,而非盲目追捧大牌;也更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体验,而非单一的价格标签。
此外,我们团队认为,美妆消费者在不同年龄段的偏好存在明显差异。
Z世代(19-25岁)的核心需求是”抗初老”,2025年相关概念增长1003%,对个性化产品有更高的接受度;千禧一代(26-35 岁)更注重抗衰老效果,是美妆消费的中坚力量,对产品品质有较高要求,愿意为功效买单;X世代(36-45岁)则对抗衰需求更加刚性化,更看重品牌的专业度和产品的实际效果,是高端美妆品牌的主要目标群体。

除产品表现外,2025年双十一美妆品牌营销,呈现出内容化、互动化、专业化的新特征。
一方面,专业化内容输出提升价值。 比如李佳琦直播间小课堂创新推出”6+1”在线答疑模式,6节品类专业课程对应护肤、彩妆、个护等细分领域,1节省流精选答疑课集中回应观众提问。 另一方面,娱乐化营销形式层出不穷。 比如抖音品牌直播,推出16位彩妆师用36个妆容爆改真人秀。
短剧植入营销也成为新潮流, 丸美、韩束通过情感剧情植入产品,用户 “边追剧边下单” 成新常态;同时,社群运营更趋向精细化, 完美日记”小完子”社群用户复购率达60%,私域GMV占比超40%。

而更重要的是,2025年双11是首个AI爆发下的双11,AI技术在美妆营销中实现了全方位应用,从内容创作到精准营销,从用户服务到数据分析,AI正在重塑美妆营销的全链路。
在内容创作领域,AI展现出强大的生产力。 欧莱雅借助AI把一款在欧洲影棚拍摄的洗发水产品素材,无缝置入日式庭院等多种场景中,帮助产品迅速出口至其他市场,带来了22%的媒体效率提升和14%的广告效果改善。
在精准营销领域,AI实现了真正的个性化推荐。 AI能够收集大量用户数据,包括用户年龄段、肤质特征、妆容偏好等,品牌可以更精准地把握目标人群需求,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。
在趋势洞察方面,AI实时捕捉社媒热点。 AI通过标签系统(如妆容风格、成分功效)实时捕捉社媒热点,例如”妆容爆改”类内容互动量达24.1万,帮助品牌快速定位潜力赛道。

2025年,美妆行业已从”流量驱动” 转向”创新驱动”,我们团队建议电商商家,平衡好产品力、渠道协同和营销创新。 同时,AI技术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竞争力,贯穿研发、营销、服务全链路,成为品牌降本增效、构建差异化优势的关键升级。 我们团队建议美妆品牌,制定AI与电商融合的3年品牌规划,确保在这场理性消费与技术革命的双重变革中抢占先机。
免费领取完整版:《2025年电商双十一美妆行业报告》
本文篇幅有限,想了解更多,联系我们,免费领取完整版《2025年电商双十一美妆行业报告》:

也可以留下您的需求,资深专家将与您一对一联系。